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主要标识表记标帜。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,我国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程度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(以下简称慢性病)已成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承担。心脑血管疾病、癌症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的承担占总疾病承担的70%以上,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主要因素。努力使群众不生病、少生病,提高生活质量,延长健康寿命。
这是以较低成本取得较高健康绩效的有效策略
是解决当前健康问题的现实途径
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主要举措
现代医学提出了疾病三级预防思路
三级预防思路
一级预防:又称病因预防。在一级预防中,假如在疾病的因子还没有进入环境之前就采纳预防性办法,则成为根本性预防。
1、个人层面:
①提高健康素养,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;
②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,提高人群免疫程度;
③预防遗传性疾病;
④做好妊娠和儿童期的卫生保健;
⑤预防性的使用药物。
2、社会层面:
①改善环境卫生
②加强职业防护
③注重食品卫生
④制订有利于公民健康的政策。
二级预防: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的“三早”预防工作,控制疾病的成长和恶化,通过普查、筛检、按期健康查抄、高危人群重点项目查抄等手段早期发现疾病。
三级预防:对已患病的人群,采纳及时的、有效的治疗办法,防止病情恶化,预防并发症和伤残。对已丧失劳动能力或残障者,主要促使功能恢复、心理康复,进行家庭护理指导,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,延长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。
贯彻三级预防原则,是为了促进健康办事,而不是单纯的治疗疾病。预防办事是最经济有效、受益面最广,有利于充实操作有限的卫生资源,提高全体人民的健康程度。
下一篇关于流感疫苗的科普